本文来源:时代财经 作者:张昕迎全民配资
8 月 29 日晚间,国有六大行 2025 年中报悉数出炉。
2025 年上半年,六大行共实现营业收入约 1.83 万亿元,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6825.24 亿元。以今年上半年 183 天来计算,六大行日赚约 37.29 亿元。
从盈利来看,"宇宙行"工商银行(601398.SH)依然是最赚钱的国有大行,继续保持营收、净利润规模榜首。上半年工行实现营业收入 4270.92 亿元,同比增长 1.6%;实现归母净利润 1681.03 亿元,同比下降 1.39%。
总体来看,六大行的业绩表现有所分化。农业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,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则呈现"增收不增利"。
作为 A 股分红"大户",六大国有行均拟进行 2025 年中期分红,合计拟分红金额超过 2000 亿元。其中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邮储银行、交通银行拟分红总额分别为 503.96 亿元、486.05 亿元、418.23 亿元、352.50 亿元、147.72 亿元、138.11 亿元。
以二级市场表现来看,Wind 数据显示,年内除交通银行股价下跌 1.54% 外,其它五大行均实现一定程度上涨。其中农业银行年内涨幅已近 40%,A 股流通市值于不久之前超越工商银行,刚刚登上" A 股流通市值冠军"宝座。
截至 8 月 29 日收盘,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邮储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年内涨幅分别达到 37.37%、11.88%、11.56%、7.20%、4.65%。
全民配资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三家大行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
今年上半年,六大行的业绩增速表现不一,其中农业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。财报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,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3699.37 亿元,同比增长 0.84%;归母净利润 1395.10 亿元,同比增加 2.66%。
除农行外,还有两家大行实现"双增"。
交通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333.68 亿元,同比增长 0.77%;实现归母净利润 460.16 亿元,同比增长 1.61%;邮储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794.46 亿元,同比增长 1.50%;实现归母净利润 492.28 亿元,同比增长 0.85%。
在营收保持增长的情况下,中、工、建三家大行的盈利有所承压。
工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270.92 亿元,同比增长 1.6%;实现归母净利润 1681.03 亿元,同比下降 1.39%;中国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290.03 亿元,同比增长 3.76%;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5.91 亿元;同比下降 0.85%;建设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942.73 亿元,同比增长 2.15%;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0.76 亿元,同比下降 1.37%。
拆分营收结构来看,在利率下行、银行业息差承压的背景下,六大行中仅交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。2025 年上半年,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 852.47 亿元全民配资,同比增长 1.20%。
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邮储银行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 3135.76 亿元、2824.73 亿元、2148.16 亿元、2867.09 亿元、1390.58 亿元,分别同比下降 0.12%、2.88%、5.27%、3.16%、2.67%。
时代财经 / 制表
在 8 月 29 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,工商银行行长刘珺表示,当前工商银行的营收增长迎来企稳并转向的信号,之所以如此判断,主要看公司的营收结构中利息净收入实现稳定增长。
"利息净收入是营收的大头,作为间接融资为主的大型商业银行,利息收入是我们的‘主食’,上半年微降 0.1%,相当于持平。在大行中表现也是相对比较优的,对营收形成了稳定的支撑。"刘珺指出。
中收方面,六大行中有四家实现了正增长。财报数据显示,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邮储银行分别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514.41 亿元、467.91 亿元、652.18 亿元、169.18 亿元,分别同比增加 10.07%、9.17%、4.02%、11.59%。
另一边,工商银行、交通银行分别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670.20 亿元、204.58 亿元,分别同比下降 0.57%、2.58%。
对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情况,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在业绩会上指出,交行该项指标虽较去年有所改善,"但我们自己还不太满意。下半年,我们计划大力拓展资本市场相关的投行业务、资管业务、财富管理业务、托管业务;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的建设,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,提升这部分的收入;将通过提升境内外的业务联动,行市联动,为境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。"周万阜称。
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
作为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,净息差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。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全民配资,邮储银行息差水平最高,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均跌破 1.3%。
财报数据显示,截至 2024 年 6 月末,邮储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的净息差分别 1.70%、1.40%、1.32%、1.30%、1.26%、1.21%,分别同比下降 21、14、13、13、18、8 个基点。
展望全年,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,随着下半年经济稳步复苏,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有望上升,将推动银行净息差回暖,不良率下降,全年业绩维持温和增长。
另据多家大行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预计,银行业息差目前已出现企稳迹象。
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,整体来看,下半年预计农行净息差将边际趋于稳定。尽管当前受到存量贷款重定价、贷款收息率尚有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,但农行始终恪守风险定价的原则,坚持贷款产品差异化,同时在负债端继续降本,同业负债成本将继续下降。
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认为,总体上判断,无论去年 LPR 下调还是存款利率下调都有滞后影响,由于贷款定价相对快于存款,所以后续净息差还有一定的下行压力。"总体上,净息差下滑幅度会逐季收窄,我们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使净息差继续保持可比同业的领先水平。"
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称,越往后看,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的效应将逐步提升,更有利于息差稳定。不过他同时表示,由于存款定期化问题导致再定价速度较慢,利率调整的滞后效应将随时间推移逐步显现。
从多家大行的财报来看,目前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。农业银行半年报显示,截至 2025 年 6 月末,该行活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 0.9 个百分点至 40.0%;交行亦在财报中称,截至 6 月末,该行活期存款占比 31.27%,较上年末下降 1.81 个百分点 ; 定期存款占比 66.91%,较上年末上升 1.93 个百分点。
思考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